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9月21日-I單位的回覆


隔天920日,I單位的回信是:


我們也很難過接到這樣的消息

我們剛剛內部才討論完如何繼續向C組織提出我們的立場   

晚一點會再跟你聯絡說明


以下是I單位在921日的回覆:

昨天寫信跟傑森溝通,主要是針對於瑞秋信上的四點提出我們的疑問點

傑森回信了,也提出更多他們考量的觀點(他提到的點/事件在這兩週內我們大多也提到過了)

今天我們內部也針對了傑森的回信做了很長的討論

或許每件事情拆開來看都不足嚴重到必須離開單位,但是累積起來感覺就不對了(很抱歉我們的推論是這樣的)

就像男女感情失和提出分離,回頭過去看爭執點,或許單一爭執點來看都不是很嚴重的事,但日積月累就會爆發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你的狀況是室友浴室的事件)

或許你有疑問,對於每件事情的解釋,不知C組織看了沒->他們的確看了,也針對你的回應再去求證服務單位,只不過單位的主管們(不只ㄧ人),立場還是沒改變,也提出她們的質疑點

其中的一點是,就是你先前問工作單位輪晚班的事情,你提到那時也因為你的室友說晚上太危險且你只是一個志工叫你不要去輪晚班,不過這點服務單位是很疑惑的(因為單位說你的室友們也是需要輪晚班的)

很抱歉的是,就如同每件事情,你有你的脈絡所衍生出來的質疑點;站在單位及C組織的立場,他們也有他們的脈絡所衍生出來的質疑點;每個人站的立場/角度不同,同一事件發生就會有不同的解釋面

世上有些錯誤/誤解或許經由改進或解釋就可以解決的;然有些錯誤/誤解ㄧ旦發生,很難有翻轉的空間

站在C組織的角度看來,你曾經在ㄧ開始就問輪晚班的事情,並提到你是個志工不是領正職的薪水(但是你的work profile裡已經有提過要輪晚班的事情)光這點就讓他們很考量在其他單位你會不會也會提出相同或其他類似的疑問

----
上面那點,我們也在想,如果今天ㄧ個公司的新進助理,進公司沒多久就說,我只是個助理,薪水比較少,所以其他高專做的事情不應該是助理做的  ->坦白說,要讓人不會產生介意的的觀感很難

觀感一旦形成,也不是沒有翻轉的可能,但需要時間去證明

但是以你的情況,在時間上還沒辦法累積,去做翻轉時,又陸續有其他事件發生,ㄧ些觀感,可能因此又再加上去了~.~

很抱歉,這樣說你一定很難過,我們都努力想作說明解釋,中間有些解釋他們接受了,但是還是無法讓他們改變立場

----
我們也必須舉一個的例子(這樣舉例或許不恰當..)就像是交往中的男女,假設男方曾有意圖出軌,但後來有修正了,但女方會不會在心中還是會擔心男方會再出軌的可能性?  
有些人選擇不會,但是也是有些人會擔心的(而基本上大多數人都會)

---
我們也覺得很難過,這樣的信任感不在的時候,是很難讓C組織再作改變~.~

---
接下來,我會跟傑森提到你之前就已經訂好的蘇格蘭行程,及詢問他通報Home office的事情(通報是不是及時的,以及ㄧ般自通報日開始幾天內是需要出境英國的)

再來就要看你昨天有沒有詢問home office說,假設你在英國另外找到volunteer opportunity,是否可以以觀光簽名義在英國或其他申根國家申請及等簽證的問題(以及大概要等多久)



看到這裡,我想請讀者停下來想一想。你有什麼想法?
又,如果你是我,你會有什麼想法?
接下來,你想怎麼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